天鹅泉湿地公园位于伊宁县英塔木乡夏合勒克村伊犁河北岸,湖水来自地下温泉,冬季不结冰,是中国最大的疣鼻天鹅冬季栖息地。每年冬季在此越冬的天鹅达300只左右,其中90%为疣鼻天鹅,其余为大天鹅。
探秘秘境天鹅泉,要从天鹅泉的主角——疣鼻天鹅说起。
全世界大约有60万只疣鼻天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可见其珍贵,主要分布在欧洲,中国拥有的数量较少。地球上共有七八种天鹅,在新疆常见的就有4种,分别是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天鹅。
疣鼻天鹅在水面滑行时脖颈呈S形,喙部红黑斑交错红色居多,喙基部脑门上有明显的黑色疣突。在水面上,常常摆出可爱的“心”型造型的两只天鹅,就是疣鼻天鹅。疣鼻天鹅是天鹅家族中体形最大、姿态最优美的一种,也是最重的飞行鸟类。疣鼻天鹅的飞行高度,在鸟类中堪称出类拔萃,它们最高飞行纪录是飞越珠穆朗玛峰。
在遥远的古代,有不少民族都崇尚天鹅,以天鹅作为图腾。古人用“鸿鹄之志”一词来比喻远大志向,鹄就是指天鹅。哈萨克族中有许多部落名称、地名都是以天鹅命名,人们还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演绎出了哈萨克族的经典天鹅舞。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科普知识告诉我们,天鹅属雁形目鸭科。
有趣的是,在这里负责喂养天鹅的湿地公园管理员,在给天鹅投喂食物的时候,嘴里发出的是一连串“鸭鸭鸭”的呼唤声,我问他为啥不喊“鹅鹅鹅”。他说发音不一样,“鸭鸭鸭”喊着顺口不累人,“鹅鹅鹅”一天几次喊得拗口累人。这是否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不经意地证明,原来天鹅和鸭本来就是一家人。
伊犁河湿地是伊犁河谷传统的天鹅栖息地,据伊犁地方史志记录,这里一直是天鹅、野鸭、白鹭等鸟类传统冬季栖息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村民在此发展养鱼业,建立了多个鱼池,为庞鼻天鹅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自此以后,来此过冬的天鹅从一只变成两只、三只、四只,发展到现在的数百只。
随着伊犁河谷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和伊犁河湿地系统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夏合勒克村为中心的湿地不断扩大,疣鼻天鹅、野鸭、白鹭等开始慢慢增多,成为天鹅来了不想走的越冬栖息地。
这里天然泉水密集,形成了冬季水面不结冰的天然奇观,各类水草为天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专家形象地指出,天鹅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它在一个地区的生存状态是折射这个地方环保执行好不好、文明程度高不高的一面镜子。(唐堪东)
作者: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