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疆要闻

2020

11/17

12:47

来源:

天山网

【字体:

访问量:

标签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创新托起高白鲑产业

【开栏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蓝图。为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今天起,本报开设“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推出两路融媒体采访小分队深入基层采制的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天山南北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亮点举措,敬请关注。

新疆日报讯(记者梁立华豆兴军报道)由培育鱼苗到精深加工,近年来,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湖渔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延长高白鲑的产业链,养殖效益逐年提高。

联合攻关 科学选育

11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温泉县的赛湖渔业高白鲑繁育基地,一排排孵化器正在孵化鱼卵。

“这些是恒低温孵化器,每年可孵化高白鲑受精卵8000万粒,在繁育中心培育3个月后,选育1500万尾,投放到赛里木湖自然生长。”赛湖渔业总经理助理毕福洋介绍。

因地处高寒山区,赛里木湖过去没有鱼类生存。1998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产部门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改变了赛里木湖长久以来没有鱼类的历史。高白鲑属于冷水鱼,适应赛里木湖自然环境,加上湖内自然饵料丰富,高白鲑在这里可以生长至一千克左右。

“引进高白鲑后,国内没有现成的养殖技术可供参考,刚开始投放500万尾鱼苗,存活率仅有10%,投入产出比非常低。”毕福洋说。

为提高高白鲑的养殖效益,赛湖渔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和知识产权积累,以产学研方式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

2018年,赛湖渔业攻克技术难关,高白鲑鱼苗培育技术实现突破,鱼苗成活率由10%提高到30%。2019年,赛湖渔业联合自治区水科所、大连海洋大学研发出白鲑鱼恒低温孵化技术,将高白鲑鱼卵孵化率从37%提高到42%,目前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

科技创新带来渔业高质量发展,高白鲑产量逐年提升,去年达到了500吨。

生态养殖 实现双赢

15日7时40分,天还未亮,记者随毕福洋乘船来到赛里木湖水质和浮游生物采样点,毕福洋拿出仪器,从湖中采集样本。

“我们每个月都要调查赛里木湖的浮游生物总量、水质、鱼类生长情况,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分析报告,根据报告制定捕捞和投放计划,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毕福洋说。

“赛里木湖浮游生物总量有限,如果过度放养势必对湖内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毕福洋说,在高白鲑养殖捕捞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行生态养殖,让高白鲑在湖内自然生长,不添加任何药物和饲料,将保护赛里木湖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追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9时30分,赛里木湖湖面波光粼粼。为了将最新鲜的高白鲑送到消费者手中,渔民宋广生6时多就起了床,穿上皮裤,踏上捕鱼船。记者看到,捕鱼船中间隔出了一个区域,两侧开孔,湖水灌入,形成一个水池。

“这个是活鱼池,高白鲑很‘娇贵’,离开水后存活的时间很短,所以捕捞上来后,要直接放到水里。”宋广生说。

不一会儿船来到了捕鱼点,有着多年捕鱼经验的宋广生熟练地收起渔网,捞起高白鲑。

“我们现在捕鱼用的是生态定置网,网片无结,对鱼体伤害很小,能够保证较好的品相。”毕福洋说,以前用的流刺网对鱼体伤害大,在捕捞过程中也不区分大小鱼,不利于渔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用周期短,废弃后会对湖内水生环境造成破坏。

精深加工 身价倍增

在鲜鱼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几名技术工人正在熟练地将刚运来的高白鲑去鳞、去鳃、去内脏,鱼子则被取出。

随后,高白鲑通过传送带由机器清洗、烘干,再经人工挑拣包装后,一条高白鲑就被加工成鲜鱼产品。

“这些鱼子会被送入鲜鱼子加工间,加工成鱼子酱后销到国内外市场。”赛湖渔业副厂长、质检主管武伟向记者介绍。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赛湖渔业不断创新,相继推出鱼子酱、鱼肉酱、麻辣鱼块、高白鲑汉堡、鱼子蛋挞等特色产品,身价也增加了好几倍。

“高白鲑的深加工产品,相较于冰鲜鱼,保质期长,更方便运输和携带,在景区和电商平台非常受欢迎,市场潜力巨大。”毕福洋说。

如今,赛湖渔业并未满足于高白鲑的养殖和加工,还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与酒店合作,研发出多种高白鲑菜品;对养殖户免费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增产增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研力量投入到冷水鱼大规格苗种繁育和精深加工方面,为新疆渔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毕福洋说。

相关链接>>

作者: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