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2021

12/01

17:18

来源: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字体:

访问量:

标签

和田稻香村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实施了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改造项目,打造独特的沙漠稻田景观,让小村庄焕发出了新生机,一幅乡村美丽、生活美好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没想到这两年村里的变化这么大,改造后的村庄,有产业支撑,大家的精气神特别足,我觉得我们村很有发展潜力。”11月22日,伊帕尔古丽·麦提喀斯木说。伊帕尔古丽·麦提喀斯木是稻香村的大学毕业生,2020年7月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今年8月回家探亲时,村里的变化让她眼前一亮,当即做出决定:辞去工作回家乡发展。回到家乡后,她在村里做起了导游。

稻香村的变化源自村里打造的1800多亩集中连片水稻田。稻香村位于北纬37度,是世界水稻种植的黄金纬度,这里出产的水稻粒小饱满带红丝,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过去因种植较为零散,管理水平低、产量不高。尽管村民靠水稻种植2016年就脱了贫,但很难再提高收入。新疆昆仑绿源集团落户到这里后,把村民的土地整合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

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村民帕太姆·巴克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承包有40亩地,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年收入2万元。据新疆昆仑绿源集团稻香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绍林介绍,合作社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栽培、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进行机械化耕作,水稻亩产达到了500公斤。

借助位于315国道北侧、毗邻和田县经济新区的地理优势,今年7月,和田县投入7000多万元对稻香村进行了改造,全面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改造项目。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如今的稻香村正在进行的民俗文化村改造项目已经初见成效,153户村民的房屋和院落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特色,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完成了改造,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改造完成后每一户人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特色来进行经营。“我们家卖烤肉、羊肉汤,客人想吃啥我们都可以做。我以前在别的饭馆打工,现在自己做生意,我特别高兴。”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村民阿布来提·麦提如则说。

为了让村民能够快速适应改造工作,把整个村打造成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的“开放”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为村民解忧,想方设法帮村民致富,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问题,还组织村民代表去喀什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村民觉得院子院墙都是财富,但是我们反复给他们讲拆除后的效益,前后两次组织50多名村民代表去参观喀什古城,用手机下载了伊犁薰衣草之乡的视频,村干部挨家挨户作了宣传。”罕艾日克镇稻香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艾力江·阿不都卡地说。

帕太姆·巴克是第一批参与改造的村民,院落改造期间,村干部多次上门服务,对接改造事宜,还引进公司参与管理经营。“基本上每天都要跑三四趟给村民做工作,看他们需要什么,最主要的是我们能帮助解决什么,对全村219户民宅进行了改造,大家集体商议每户改造方案,通过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房屋改造工作,老百姓所有的心结都跟我们说,拉近了距离。”稻香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锋说。

在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如今在稻香村风貌区,有70多户村民开始尝试特色经营。帕太姆·巴克家把院落租给公司,自己和丈夫再到公司打工,收入很稳定。“这个房子的年租金有2万元,我和丈夫的月工资每人2000元,一年共48000元,这样仅靠这个庭院一年就有68000元的收入。”帕太姆·巴克说。

如今的稻香村走上了集“吃、住、游、乐、娱”为一体的民俗特色村转型之路。连日来,稻香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峰带领全村的干部群众反复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引领大家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全会精神。“我们要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让农村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赵小锋说。


相关链接>>

作者: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